记者 钱伯彦苏州瑞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理应趋向协同、密切配合,但当前各经济体之间面临的挑战大相径庭,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6月20日,瑞士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先后公布了最新的利率决议。继3月成为首个开启降息周期的发达经济体,瑞士央行此次宣布再度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英格兰银行则决定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的高位。
瑞士央行认为,与上一季度相比,潜在的通胀压力再次下降。随着政策利率降低,瑞士央行能够维持适当的货币条件。5月,瑞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4%,涨幅和4月持平。瑞士央行预测2024年的年均通货膨胀率为1.3%,2025年为1.1%,2026年为1.0%。
英格兰银行则表示,货币政策仍需要在足够长时间内保持限制。5月,英国CPI按年率增长2.0%,比4月放缓0.3个百分点,三年来首次回到该国央行2%的通胀目标。但剔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的核心通胀率为3.5%,英国央行密切关注的服务业通胀率为5.7%,两者依然处在较高水平。
货币政策的分歧也体现在其他发达经济体上,最具标志性的无疑是美国与欧元区两大经济体的利率路径不再保持同步。
6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下调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各25个基点,其中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存款机制利率降至3.75%。6月12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5.5%的区间不变,美欧利差进一步扩大。
目前市场主流的判断是,美联储今年将仅降息一次,而非年初预期的六次,幅度为25个基点;预计欧洲央行在年内还将降息两次,累计幅度在40个基点左右。
此外,日本央行在今年3月宣布加息10个基点,将关键利率上调至0%-0.1%左右,这是日本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也标志着日本退出了坚持了8年之久的负利率时代。市场预期日本年内还将加息两次,累计幅度在40个基点左右。
天风证券分析师宋雪涛用“围城”一词来形容当前各大央行面临的挑战:美国艳羡日欧通胀的持续放缓,而日欧觊觎美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英国则面临持续“滞胀”的挑战,各自货币政策都面临不同的掣肘。总的来说,当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叉依然是为了应对各自经济体通胀趋势的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速不及美国,通胀率低于美国,失业率高于美国。考虑到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都是让核心CPI同比增速保持在2%左右,因此,相比于美国,欧洲央行通过降息来稳定经济增长的诉求与紧迫性更为强烈。
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分化中保持韧性》作为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主题。IMF在报告中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7%,比去年高出0.2个百分点,明年为1.9%。同时,IMF预计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0.8%和1.5%,与2023年0.4%的增速相比有所提升,但不及美国经济表现强劲。
从通胀来看,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3.3%和3.4%,明显高于欧元区同期2.6%和2.9%的CPI和核心CPI增速。
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面临的情况也比较棘手。例如,日本面临着持续加大的日元贬值压力以及由于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瑞士面临瑞士法郎对欧元升值的压力,导致从欧元区邻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对瑞士整体价格造成下行压力,并加大以出口为重点的瑞士工业的压力。英国除了高通胀外,还面临着失业率抬升、工业生产修复乏力、以及信贷扩张缓慢的情况,在更为明显的“滞胀”环境中,外界认为英格兰央行应果断降息以维系住经济复苏动能,避免二次衰退。
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克里斯·吉尔斯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对于体量较小的新兴经济体,由于美国利率变动会造成资本外流,使得这些国家的央行会选择追随美联储,而制定不适合本国经济的货币政策。但欧元区则不同,因为其巨大的经济体量,可以明确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
但欧洲央行内部对此看法不以为然。奥地利央行行长罗伯特·霍尔茨曼 (Robert Holzmann)表示:“如果美联储今年不降息,我很难想象我们会降息三四次。”克罗地亚央行行长Boris Vujcic也表示:“我们与美联储之间(的利差)存在的时间越长,其影响可能就越大。”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里安认为,欧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利率路径分歧将对两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弱势的欧元不仅将带来输入性通胀,使得欧洲央行控制通胀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欧元贬值提高了欧洲产品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叠加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重塑,在美国大选年还可能加强该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对于中国而言,张明表示,欧美货币政策分化及其背后的结构性特征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潜在影响。首先,美国经济保持韧性与欧元区经济增速改善,意味着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需求将保持向好态势。其次,今年下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将会陆续放松,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的短期资本流动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表的证券投资项下就迎来了短期外国资本的重新流入。再次,随着美联储可能在9月前后步入降息周期,美国长期利率与美元指数有望双双回落,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会企稳甚至反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何松琳 苏州瑞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